九嶺村的“領頭雁”帶領村民致富增收【2】

營業用抽油煙機

十九大代表徐文堅靜電機推薦。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

初秋的九嶺村,經過農民辛勤的采摘,荷塘裡的蓮蓬所剩無幾,一片豐收過後的景象。繞過成片的荷塘,順著幹凈整潔的村道走去,客傢文化廣場就在眼前。

曾經的貧困村,如今成為省內知名的美麗鄉村,遊客心中的世外桃源。這一轉變離不開九嶺村出色的“村兩委”班子,而村支書徐文堅就是“領頭雁”。

“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我要做好這面旗幟。”從做建築生意到行走田間地頭,有6年黨齡的徐文堅讓村民的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村支書要做好3件事

在當村幹部之前,徐文堅從事建築行業,賺錢以後在縣城開瞭個店,當起瞭小老板,在村裡也算小有名氣。以前九嶺村還是貧困村,村裡需要建橋修路時,老支書都會找他籌款。

2010年11月,九嶺村的老支書去世。村裡在物色新人選時,想到瞭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的徐文堅。“上級領導找到瞭我,希望我可以回鄉做村幹部。”一邊是自己打拼多年的生意,一邊是貧困的傢鄉對他的期盼,經過慎重考慮,徐文堅最終選擇瞭回鄉。

於是,那年底,他從城裡回到九嶺村,成為一名村主任,2013年,他通過公推直選當上瞭村支書,在這期間,他已經熟悉瞭村中的各項事務。

而那次面試的題目也成瞭後來徐文堅努力的方向——“當好一名村支書,首先要做哪3件事?”他當時回答:“首先是抓班子,提高‘村兩委’班子的戰鬥力;其次是增加群眾和村集體收入;最後就是做好民生事實。”在擔任村支書的4年時間裡,他做的就是這3件事。

“一條微信建一座橋”

2013年,第一輪扶貧開始,幫扶單位進駐九嶺村開展扶貧工作。徐文堅當時剛接手村主任的工作。

“當時駐村幹部對我的影響很大。”徐文堅說,他們周末沒有休息,隨叫隨到,忙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開碰頭會,大傢一起解決問題,慢慢就被他們的工作精神打動瞭,也學到瞭很多東西。有瞭幫扶單位的帶頭作用,村幹部的積極性都提高瞭,村裡的面貌也悄悄發生瞭變化。

為群眾做實事,是徐文堅入黨的初衷,擔任村幹部時的承諾,他也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兌現。

為瞭解決群眾出行問題,修繕村裡的危橋,徐文堅在朋友圈發動在外鄉賢、務工村民捐款。短短兩天,他就籌到瞭十幾萬元,於是村裡流傳著“一條微信建一座橋”的故事。

除瞭修橋,徐文堅還發動群眾,共同整治村莊人居環境。“借著幫扶單位和鄉賢的力量,調動村民的積極性,村裡的面貌發生瞭巨大的改變,村民享受到瞭環境改變帶來的好處,從‘要我幹’變成瞭‘我要幹’。”徐文堅自豪地說。

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,村裡的泥濘路全部硬地化,主村道裝上瞭路燈;曾經的死水湖通過人工濕地凈化改善水質,還設立瞭生態養殖示范區、親水步道等景觀;拆除瞭300多間舊屋,建起瞭籃球場、休閑小公園。

計劃改造客傢民居群

走進九嶺村,最顯眼的就是那連片的荷塘。2015年該村正式引進建設蓮子基地,打造“十裡荷塘”,如今已有600畝的規模。基地由一個鄉賢承包,村民則收取土地租金,平均每畝一千元左右,也解決瞭村裡“誰來種地”的問題。“村民可以有兩部分的收入,一是租金,二是勞務收入。”徐文堅說,去年蓮子基地就拿出瞭100萬元給村民發工資。

該村的另一個主要農作物就是淮山。一直以來,村民都有種植淮山的傳統,但是淮山的價格一直不高。徐文堅為瞭改變這一局面,與幫扶單位一起,引進增城的紫玉淮山,不僅產量上去瞭,價格也比之前翻瞭一番。

在徐文堅的帶領下,村民的收入比之前增加瞭不少,從2010年時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,到如今的人均年收入達10800元。但他並不滿足於此,最近,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:如何把美麗資源變成美麗經濟。

“九嶺村是蕉嶺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,又是長壽鄉裡的長壽村,紅色和綠色兩種資源都非常豐富。”徐文堅說,目前村裡建立瞭蓮子基地、黨史教育培訓基地,客傢紅文創基地也剛剛成靜電機保養立,下一步將完善配套設施,對村裡的客傢民居群進行改造升級,發展民宿旅遊,引導農民變資產為股權,“讓雞生蛋”。

對話

徐文堅:

沒有群眾支持

就沒有幹事的平臺

南方日報:您什麼時候入黨的?“初心”是什麼?

徐文堅:我的入黨時間2012年。九嶺村是蕉嶺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,這個黨支部誕生於1927年7月1日。我在讀小學時就接受瞭黨的教育,紅色基因深深植入腦海。2010年當選村主任後,入黨的意願更強烈瞭。2012年我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,2013年通過公選成為黨總支書記,更加堅定瞭做一名優秀黨員的信念。我入黨的初心是在群眾的支持下,更好地為群眾服務。

南方日報靜電排油煙機:“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”,您如何理解這句話?

徐文堅:黨員起帶頭作用,哪裡有困難,哪裡就有黨員在。比如,在2013年的“5·19”洪災中,黨員幹部帶頭24小時值班抽水,幫助受災群眾轉移等。由於新農村建設需要,村裡的老黨員吳國餘帶頭捐地,他是村理事會的理事長,還主動提出對願意拿出土地的群眾給予合理的資金補償,維護群眾的利益。這些黨員所做的每一項工作,百姓都看在眼裡,所以群眾對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支持。

南方日報:身處一線,您最關註哪一類熱點民生話題?

徐文堅:我最關註群眾的收入問題,還有各項民生實事是否紮實落地。長期在一線,我越發的明白,隻有讓群眾看到希望,才能激發群眾主動改變生活的動力。農村其實有很多資源可以充分利用,例如土地、閑置民居等,喚醒這些沉睡資源,就可以增加群眾的收入。

南方日報:十九大即將召開,您會把哪些基層聲音帶到會上?

徐文堅:新農村的建設很需要人才,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,我希望可以逐步提高村幹部這個群體的待遇和收入,吸引更多有文化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加入到村幹部隊伍中來,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。

南方日報記者 陳萍 何森垚 通訊員 塗永平 陳曉光 林劍湧

【1】【2】上一頁

(責編:高巍、閆妍)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一川抽水肥清理行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
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|多鏡頭行車記錄器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

arrow
arrow

    zke009i5w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